農業概念股肥滋滋 生化肥料跟著糧價飆漲 東鹼、東聯竄紅
鉅亨網記者葉小慧.台北
2008 / 05 / 11 星期日 11:45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
全球缺糧危機引發碳酸鉀供應吃緊,世界最大鉀肥供應商 BPC(Belarusian Potash Company)宣布自今年7月 1日調漲第 3季亞洲、拉丁美洲鉀鹽價格為每公噸1000-1010美元,加上摩根史丹利5月 8日宣布俄羅斯鉀肥大廠Uralkali 6月將納入MSCI,再度激勵台股鉀肥大廠東鹼 (1708-TW下單)於昨(9)日漲停;東聯(1710-TW)受惠草甘膦價格大漲,同樣漲停表態,帶動農業概念族群逆勢竄紅。

國際糧價高漲,加上地球暖化速度加快、病蟲害提前發生,更加深未來糧食短缺的疑慮,肥料及農藥相關原料價格跟著飆漲,相關產業受惠,如歐洲最大鉀肥廠 K+S營收大增,股價也站上歷史新高,俄羅斯鉀肥大廠更被摩根史丹利宣布 6月將納入MSCI,被商品大王羅傑斯點名的台灣農業概念股,也應聲水漲船高。

台灣農業概念股除了東鹼、東聯外,還包括興農(1712-TW)、台肥 (1722-TW)、惠光(6508-TW)、福壽(1219-TW)、和益 (1709-TW)、中華化(1727-TW)等,其中東鹼受惠鉀肥價格大漲,昨 (9)日漲停表態,而東聯更不畏外資法人連兩日大賣近 29000張,在國內投信、自營商持續性的買盤支持下,最後外資轉賣為買,戲劇性的漲停演出。

東聯在本周舉行的花旗台灣投資論壇中表示,原物料短缺造成軟性商品期貨價格持續上漲,帶動除草劑草甘膦的強勁需求,其中做為草甘膦原料的乙醇胺(EA)跟著水漲船高,價格從2007年每公噸 1500美元上漲到2008年第 1季的2000-2200美元。

東聯預估,這波全球性的需求預計至少維持到2009年10月為止,使得東聯乙醇胺產品的收益不只足以抵銷乙二醇(EG)類減少的利潤,更將成為東聯今年主要的成長來源。

富邦證券表示,乙醇胺價格居高不下,主要受惠於中國對其下游產品草甘膦需求強勁。

隨著20世紀轉殖基因抗草甘膦大豆、玉米等作物的大面積種植,全球草甘膦需求持續增加;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如巴西、泰國、越南等農業的發展,促進了草甘膦需求迅速增長,近年來草甘膦銷售量每年以約 15%的速度遞增,已連續多年占據世界農藥銷售額的首位,占全球農藥市場產值的 15%,中國則是全球草甘膦最大出口國,產能30多萬噸,占全球的1/3。

美國孟山都公司 (MON-US)IDA法草甘膦原全球市占率 70%,但自2001年專利到期後,不再具有壟斷優勢,國際農藥巨頭美商道禮 (DAS-US)、瑞士商先正達(Syngenta)等企業紛紛轉向中國採購草甘膦原料,而孟山都因環保及成本問題,也向中國採購,使得乙醇胺報價維持高檔,甚至持續走高。

由於東聯 40%的乙醇胺銷往中國做為草甘膦原料,富邦證券認為東聯已由過去的乙二醇概念股轉為農業概念股,其乙醇胺受惠中國對除草劑草甘膦的需求暢旺,配合去年底完成擴產,今年乙醇胺獲利貢獻大幅提升至40%。

花旗環球證券於花旗投資論壇後,也對東聯給予「買進」評等,目標價59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