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中貧富差距不斷拉大,工資上漲將蔓延,且成為常態
二、工資持續上漲,製造業占總產值比重快速下滑,服務業躥升
三、工資上漲,內需股前景看好,順差金額減少,人民幣升值壓力下降

從投資的角度,鴻海加薪需探討三個層面,首先,成本上升導致獲利下降;其次,競爭力相對同業是否變差,客戶若轉單勢必影響營收;最後,組裝產業長期風險上升。
法人圈普遍估計,鴻海調高基本工資三成到一倍,將造成今年獲利下降15~20%,金額約,130~160億元,明年影響更大,未來每年工資約上漲8~10%。整體而言,鴻海今eps約8.7~9.3,花旗環球證券的估值更低至8元以下。
鴻海調高工資,能不能轉嫁給客戶?客戶會不會轉單?其實鴻海除了組裝,最賺錢的是連接器、機殼等零組件,營益率已高於同業,因提供一條龍的服務,轉單機率不大;此外,就算客戶願意補貼工資,也會對同業雨露均霑。長遠的問題是,中國工資上漲已成趨勢,毛利低的組裝業衝擊最大。
就投資評價而言,過去,鴻海享受「雙重溢價」,一是高科技產品擴張的「產業溢價」,二是身為龍頭的「龍頭溢價」,如今產業溢價消失,但龍頭溢還在,本益比會比同業高一些。
從前,低成本是鴻海最大優勢,如今,成本墊高已是產業的「共業」,只有像iphon、ipad或革命性新產品出現,且鴻海成為主要製造商時,才有別於同業的優勢。目前看來iphon、ipad均有機會,據了解iphon明年的產量有可能較今年倍增,鴻海當然會受益。
來源:財訊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